食農教育懶人包
食農教育學習內涵依據農業部委託林如萍教授參考日本文部科學省「食育指導指南」及美國農業部「農業素養」指標之研究,並綜合本國情況及教育部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」進行梳理整合,以食農素養(Food and Agricultural Literacy)為基礎,提出食農教育概念架構及學習內容,包括「農業生產與環境」、「飲食健康與消費」、「飲食生活與文化」三個面向,對應「農業生產與安全」、「農業與環境」、「飲食與健康」、「飲食消費與生活型態」、「飲食文化」、「飲食習慣」六項主題及相關學習內容,透過「體驗學習」之教學策略,期能經由「實踐」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,並落實在日常飲食生活中。
201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,發布《翻轉我們的世界: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》,提出當前各國所面臨的問題,在實踐平等與人權的精神下,規畫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SDGs),及169 項追蹤指標,成為2016-2030年全球邁向永續發展的共同語言。 SDGs兼顧了「經濟成長」、「社會進步」、「環境保護」等三大面向,糧食與農業是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核心,從消除貧窮與飢餓,乃至因應氣候變遷、維護自然資源,都與農糧議題脫離不了關係,推動食農教育可視為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的行動策略。
國中小學:結合在地農漁物產、資源網絡及耕種課程計畫,融入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」的部定課程或彈性學習-校訂課程,規劃食農教育課程與體驗活動,並思考課程內容與永續發展目標的連結,突顯學校的食農特色及回應永續發展的全球關懷。
幼兒園:結合「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」的課程領域及課程目標,發展食農教育主題方案課程,帶領幼兒透過五感體驗及遊戲學習,引發對食物與農業的好奇與興趣。